第34章 教育改革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襄平郡也是沿用这套制度。在这个时代,供一名学生脱产学习很难的,读书的基本上都是富裕地主家庭,所以考中的进士都是地主阶层的精英分子。像吴晋这种出身寒门的书生中举,十分的少。

次日,杨竞召开大朝会,吴晋上本,提出了教育改革方案。

“在各乡设置一所小学,学期3年,儿童6岁入学;各县设置1所中学,学习3年。小学和中学没有限制,适龄孩童都得读。郡设一所郡学,学制3年,中学毕业可以考郡学,录取率为五分之一,郡学毕业授秀才。郡学毕业后,可通过考试升入千山书院,录取率为五分之一,在千山书院学习满3年后,授举人,可以参加省考”吴晋一一把方案说来。

杨竞想了想,儿童6岁入学,15岁毕业;如果考不上郡学,那就是12岁开始劳动。如果上了郡学,不读千山书院的话,15岁就可以参加劳动了。如果就读千山书院的话,18岁可以参加省考,可以出来做官了,这个设计总体合理。

“完善几点,第一,各村设私塾,方便孩子读书,算是乡小学的分支。第二,从小学开始,上学免费,另每月额外给予学生30斤大米补贴。第三,男童女童同样入学,如有父母不准孩子入学的,坐牢3年,罚款100两”

杨竞这三条措施提出以后,承运殿里一阵沉默

“殿下,从来没有女童读书的先例啊”礼部郎中周明实在忍不住开口了

“现在有了,不管男童、女童,只要是我辽藩的子民,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,上学就给补贴”杨竞坚决的说。

女童上学,意味着劳动力的解放。杨竞现在十分缺少人力,如果把妇女也动员起来,接受教育,那么平均的社会生产力也会提高的。

“殿下,臣粗略的估计了一下,襄平郡6-12岁的孩童大概5万,如果男童女童都上学给补贴的话,一个月耗粮150万斤,一年耗粮食1800万斤,相当于襄平郡103万亩土地田税的九分之一了”钱峰叹了口气,说到。

“补贴还是要给的,就当是减少田赋了吧。不给粮食补贴的话,很多家庭根本不会让孩子读书”杨竞略带无奈的说

很多家庭为了多一个劳动力,根本不会让孩子读书的。如果每月补贴30斤大米,一年360斤大米,相当于1亩地的纯收入了,很多家庭为了补贴,也会让孩子上学的。

“要是百姓为了补贴,不断生孩子怎么办?”周明又问道

“周大人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能来回穿越,在蛮清造反当皇帝 雪中:加钱居士,开局刺杀徐龙像 大晋第一才子 开局与女尸同床,我是大宋守夜人 军队一秒爆一兵,皇帝敢威胁我? 奋进 大明锦衣卫:我有一枚缉恶令 风入邺 穿越大明,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英雄吁天录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 我岳父是朱元璋 双穿门: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大唐:天道太子李承乾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红楼,开局天象大宗师,武镇天下 江湖卖榜人 锦衣卫当差,从小旗到帝国守护神 三国:汉家天下